圣女果财经网

当前的位置是:主页 >> 生活

联办旗下两家杂志由中信主管 不涉及股权关系

时间:2021-09-30 来源网站:圣女果财经网

联办旗下两家杂志由中信主管 不涉及股权关系

腾讯财经讯(许文苗刘中盛)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(前身为“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”,因而被简称“联办”)所主办的两本杂志《财经》、《证券市场周刊》的主管单位,均在近期发生了变动,从全国工商联变更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。此外,联办自身的上级主管部门,也发生了同样的变更。

不过,多位《财经》杂志管理层人士告诉腾讯财经,这次变动并不涉及上市公司财讯传媒()的股权关系。

中国的杂志期刊,通常都会涉及三个“单位”:出版单位、主办单位、主管单位。根据国务院《出版管理条例》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《关于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职责的暂行规定》,出版单位指的是报社、期刊社(编辑部)等,主办单位是指出版单位的上级领导部门,主管单位是指出版单位创办时的申请者,并是该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。

具体到《财经》杂志,出版单位即为《财经》杂志社,主办单位为联办,原来的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。经过此次变更后,主管单位变成了中信集团。与此同时,中信集团取代全国工商联,成为了《财经》主办单位——联办的上级主管部门。

这对《财经》杂志和联办意味着什么?尤其是,联办旗下拥有一家上市公司财讯传媒,《财经》等十多家媒体已经打包进了上市公司。联办的上级主管部门变更成为中信集团,是否意味着中信集团将入股财讯传媒?

对此,多位《财经》杂志管理层人士告诉腾讯财经,此前全国工商联作为联办的上级主管部门,并没有和财讯传媒发生股权关系,此次变更,也不意味着中信集团会和财讯传媒之间会发生股权关系。“这个变动主要是中国的新闻监管的要求,就是挂靠的单位不一样了。”

而根据《关于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职责的暂行规定》,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均承担监督出版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方针、路线的职责,但主办单位还需要为出版单位筹资,而主管单位则只需要协助主办单位进行筹资,本身并无筹资的义务。这也意味着中信集团的主要任务是对内容导向的监督把关,未必需要向《财经》和联办提供资金,或者入股联办旗下上市公司。

财讯传媒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高层也对腾讯财经表示,变更主管单位不是《财经》杂志自己做的决定。“这次变更将更有利于《财经》杂志规范化管理和发展,有利于杂志业务调整和转型。”他说。

近期,《财经》杂志一名记者、中信证券多名高管因“股灾”而被调查,有猜测称此次主管单位变更或与此有关。上述高层对腾讯财经明确否认了这一说法。

目前,社交媒体上还流传称,中信集团前董事长孔丹或将代表中信集团主管《财经》。对此,多名《财经》内部人士均表示,确实有此说法,但无法证实。而《财经》管理层人士则认为,此前杂志由全国工商联主管时,对接的部门是工商联新闻处,按照通常的组织程序,“我认为不会是孔丹个人来主管。”

公开资料显示,孔丹于1983年加入光大集团,后担任光大集团总经理。2000年,孔丹被调至中信集团,后被委任为中信集团董事长,2010年12月卸任,2012年正式退休。有消息称,目前孔丹担任《经济导刊》总顾问,该杂志主管单位亦是中信集团。

联办成立于1989年3月15日,由9家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和集资成立,这9家机构中就包括了中信集团的前身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。目前,联办旗下分为三大板块:网络媒体(和讯、百度和讯全财经网)、金融板块(金融研究院、北京联办培训有限公司)、财讯传媒(《财经》《证券市场周刊》等十余家媒体)。前两大板块未上市,财讯传媒为港股上市公司。

近年来,受中国经济放缓和互联网媒体激烈竞争带来的冲击,中国传统媒体行业呈现低迷状态。财讯传媒2014年度年报显示,《财经》产生的收入同比2014年下滑约10%,集团正在大力推广以《财经》为品牌的会议活动业务,透过投资于不同的有利业务领域来增加其收入及多元化其收入来源。